《还有明天》是意大利演员、编剧宝拉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也是2023年度意大利电影票房冠军。

这部电影有一些特点:

一、宝拉柯特莱拉在影片中凡是涉及到“家暴”的场景,都采用了看似荒诞的舞蹈动作,以此抵消大部分观众在观影时的不适感。

二、它依托于意大利历史上改变政体的选民投票这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一位女性从沉默到抗争的过程。

三、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电影,也是一部看后令人心潮澎湃(不限性别)的、令人感动的好电影。

影片以一位母亲的日常生活开始,迪丽娅(宝拉柯特莱拉 饰)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早起的丈夫不满还在沉睡的妻子,于是把她叫醒,然后扇了她一巴掌让她赶紧起来做早饭。住在半地下室的这一家人开着窗户就要忍受街边路人行路时扬起的尘土还有狗狗的尿液,粗糙至极的早餐并没有迪丽娅的一份,因为她是家庭主妇,是当时意大利社会家庭组成中的“女佣”。正因为如此,不仅丈夫家暴她,她的两个儿子也看不起她,满嘴脏话呼来喝去。大女儿赛玛拉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无论丈夫多么无能,在家里他就是一家之主。

彼时的意大利人普遍认为妻子是丈夫的附庸,有时为了“荣誉”甚至可以杀妻。这就是1946年以前的意大利。

二战意大利作为传统“反骨仔”勉强成为“战胜国”,但临阵倒戈并没有让其享受理论上的地位,街面上到处都是美国大兵。肃清墨索里尼的残党并组建新政府是那年意大利的首要之务。

但政治上的风云并没有影响到迪丽娅,她一天要打四份工,每次回来之前自己先偷偷留下一些,而她对生活的感知和态度在旁人看来也很“独特”:

房屋没打扫,丈夫打她;回应晚了点,丈夫打她;客人来了不体面,丈夫打她;晚饭做得不好吃,丈夫打她。

每次丈夫打她之前都会瞪眼沉默,此时孩子们就默契地离开,丈夫把门一关,一曲“舞蹈”开始。

大女儿受不了了,她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她说“如果有一天我活成你这样我宁愿去死。”

还没来得及等大女儿“死”,迪丽娅却因为一件事唤醒了自己的灵魂:

一天在街上,迪丽娅捡到一张全家福照片,她认为这对别人来说很重要,于是她问询正在站岗的美国大兵们,一名宪兵说这是自己的照片,然后高兴地拥抱迪丽娅,还送给她两条巧克力。虽然二战时期美军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防止士兵偷吃过快消耗食物,午餐肉和巧克力都做得十分难吃,但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民众而言这些依然是美食。

只是迪丽娅把巧克力分出一条给到自己的青梅竹马,两人对视吃着巧克力,似乎回到了年轻的时光。

回到家里,她把剩下的一条送给两个儿子,丈夫却变了脸:

“这些美国大兵只会把食物送给站街的女人。”

于是他又怒了,迪丽娅又挨揍了。

鼻青脸肿的迪丽娅害怕再和美国人有来往,更惧怕邻里的指指点点。此刻只有一件好事:

大女儿赛玛拉恋爱了。对象还是个富二代。

富二代一家来到迪丽娅家里聚餐,尽管这家人大的无能小的飙脏话,但富二代没有嫌弃,他依然掏出戒指跪着请求赛玛拉嫁给自己。

赛玛拉很幸福,她以为她自此能够摆脱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迪丽娅也很幸福,她以为女儿自此可以不再重复自己的人生轨迹。

直到有一天,迪丽娅在厨房做饭,女儿和未婚夫(富二代)在客厅说着话。

富二代问“你为什么要化妆去上班?”

女儿说“化了妆会很漂亮啊。”

富二代笑着笑着开始抚摸女儿的脸,忽然用力掐住她“你以后不准化妆,化妆也只能化给我看,而且嫁给我以后你也不用出去工作,在家做一个好妻子就可以了。”

迪丽娅忽然想起自己和丈夫相恋时的种种,曾几何时,丈夫也是浓情蜜意,各种浪漫。但结婚后,冷漠、粗暴、殴打取代了鲜花和情话。

在赛玛拉身上,迪丽娅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悲剧。

迪丽娅劝女儿再考虑一下,女儿不听,冷语嘲笑迪丽娅无知。迪丽娅跟老公和公公商量,可这两个男人只盯着富二代的家产,他们说富二代有个咖啡店,日子应该很不错。

所以,在某天夜里的一场爆炸中,富二代的咖啡店没了。

只有迪丽娅知道,那晚她就站在咖啡店外,看着它爆炸燃烧,那个美国宪兵冲她点头……

失去了咖啡店的富二代破产了,全家搬去了乡下。被爱情冲昏头脑的赛玛拉哭着请求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可不是富二代的富二代,在父亲眼中失去了价值。

女儿又哭着冲迪丽娅喊:

“你为什么不为我做点什么?”

迪丽娅做着家务背对着她,轻轻说: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

影片至此,我以为迪丽娅会对这个家庭失望,然后与青梅竹马相约私奔,因为对方告诉她下个礼拜就离开这里去外地发展。

迪丽娅买了漂亮的衣服,取出私藏的私房钱,她写了一封信留给女儿。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而那天早上,穿好衣服抹上口红的迪丽娅看着自己,她很久没有这么美丽过了……

沉睡的女儿枕边放着一封信,信里是迪丽娅这些年的积蓄,迪丽娅给她留了张纸条。

丈夫看到迪丽娅不慎遗落的纸条勃然大怒,他来不及梳洗也追了出去。

只是茫茫人海中却找不到迪丽娅,那个在他脑海中已是黄脸婆的女人,此刻正在走进一所大厅,那里有她和“她们”的未来——

1946年6月2日-6月3日,无数意大利女性用各种借口走出家门来到投票站,投下自己庄严的一票。为了保证投票的有效性避免油污的影响,她们纷纷抹去嘴上的口红……

那天,意大利女人和男人一样,拥有投票权和参政权。

走出投票站的迪丽娅与丈夫面对面,丈夫冲她瞪眼,她抿着嘴看着丈夫,周围所有的女人都抿着嘴看着这个男人,他先是凶狠,后来慌张,然后讪讪离开。

迪丽娅又望见在人群中注视她的女儿,那一刻,她成了女儿心中的神明。

至此,《还有明天》让我大呼意外:

我原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女人不堪家暴怒而出走追求幸福的故事。

然后发现这个“幸福”的意义与我想的大不一样。

那是改变,或者说是一场更加伟大的抗争。

迪丽娅对女儿说“你要读书,要有思想”,她何尝不是在自怨自艾又自欺欺人中度过呢?

直到一天她收到一张选票,那是她人生无法想象的权利,也是身为女性看到曙光的期望。

打扮漂亮是为了体现对这一时刻的尊重,也是对过去遭遇不公的弥补。

投票站里那些女人抹掉口红的画面沉默而震撼,意志的觉醒在今天看来似乎可以用各种修辞粉饰,但只有《还有明天》里这场戏,让人感受到无法言语的庄严和神圣。

“我们像情书一样攥紧我们的选票。”

这很意大利、很女性、很……感动。

原来与其逃离,不如改变。这番道理在电影中被设计得巧妙又令人难忘。

怒推《还有明天》,只因十分感动。


更多

猜你喜欢

634
822
462
911
183
653
477
233
811
836
更多

相关热播

338
165
982
211
910
699
138
485
945
950

影片评论

来说两句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