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六月,女性题材剧强势出圈,《墨雨云间》和《玫瑰的故事》自开播以来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讨论热度都持续攀升。

无独有偶,这两部剧均以“大女主”为题展开叙事,讲成长,讲逆袭,甚至讲复仇。

如果说“女性是一种处境”,那这两部剧就以不同背景切入,带出了薛芳菲和黄亦玫这两个“女性处境样本”。

透过这两部剧的女主设定、命运走向,我们既能看到大女主题材开启的下一个版本,也能追溯出女性剧存在的普遍问题。

未来大女主的模版,应该是薛芳菲还是黄亦玫?

女频流量密码

《墨雨云间》和《玫瑰的故事》的剧情都不复杂,前者是凄惨人妻“伪重生”后逆袭复仇,后者是围绕四个男人的“一个女人的爱情史诗”。

两位女主的故事,都遵循了女频的叙事脉络:人物成长线索清晰,且她们经历的伤痛,主要来源于男性;随着她们的成长,男人在她们生命中的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弱。

此外,薛芳菲和黄亦玫在设定上,也具有一些传统女频的“开挂”设定。比如薛芳菲是淮乡第一才女,黄亦玫拥有漂亮的脸蛋,男性角色总会不自觉地为她们吸引。

尽管大框架相似,但细究下去,两部剧又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剧集的“虐点”与“爽点”上。

《墨雨云间》整体“先虐后爽”,而且它的“虐点”与“爽点”都非常直给。

“虐点”方面,薛芳菲坐拥地狱开局,一上来就凑齐各种狗血元素:恶婆婆、歹毒小姑、绝情的丈夫、发癫的情敌和破碎的她。

而薛芳菲的“反攻”,也来得迅雷不及掩耳。从冲出贞女堂到进入姜府再到夺回笄礼、进入明义堂,前后只用六七集讲述。节奏快,信息密,输出了女主打怪升级的强烈爽感。

反观《玫瑰的故事》中的黄亦玫,则更像是“先爽后虐再爽”:起笔追求者无数,然后尝了爱情的苦、受了婚姻的伤,进而脱离苦海,重新找回自我。

薛芳菲的“爽”,主要表现在她“克敌制胜”的逆袭复仇,这种“爽”是外部化的;而黄亦玫的“爽”,主要表现在她生活流的觉醒奋起,“爽”是内驱式的。

她们都有意绕开了玛丽苏那一套,但她们在设定上,又都存在一定的故步自封——都学习男性思维去赢得生活的主动权。

《墨雨云间》在男女感情方面关联的相对较弱,虽然男主萧蘅时不时以拯救者之姿出现,但薛芳菲却摆脱了“爱情至上”的传统观念。两人相互确认好感后,都专注于个人的成长与事业。

而《玫瑰的故事》则将黄亦玫的成长,建立在她与男性的情感纠葛上,比如她被男性伤害后,变得对感情有的放失,对男友审慎选择。

事业的成功,填补了黄亦玫婚姻的不幸,使她重新焕发了生机。而她本人,也学会了把爱后置,做一个拥有自我并忠于自我的人。

究其本质,这两部剧创作的出发点,都巧妙嫁接了世俗意义上的“男性思维”,用拍大男主的套路拍大女主。

“用男性思维拍女性剧”的问题并不新鲜,《墨雨云间》和《玫瑰的故事》并非个例。但这种爽字当头的思路,目前从反馈来看市场是买账的,而这或许有一定的过渡性质。

严选大女主

在制作层面,大女主剧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选角。《墨雨云间》和《玫瑰的故事》的成功都要得益于此。

吴谨言和刘亦菲,与薛芳菲、黄亦玫这两个角色,分别有很高的适配度。

先说吴谨言。吴谨言在女频赛道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长相气质,她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清冷气质,眉眼间带着不服输的韧劲儿,特别适合演这种要强大女主,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另一方面她作为“复仇女主”的常驻选手,在这领域拥有很高的国民度,她在《延禧攻略》里那几个清脆的巴掌至今余威犹在。

此次饰演薛芳菲,吴谨言还喜提专属名词“乳腺侠”,意指她在剧中的触底反弹,看得人“乳腺都通畅了”。

但利弊相依的是,这既是吴谨言的优势,也是她的“短板”,眼下她似乎被这两大优势给限制住了,“出圈”角色大同小异,难以摆脱戏路局限。

但短时间内这样的问题还不明显。从数据就能看到,《墨雨云间》的剧作体量放在今年的剧集里堪称黑马,实时热度与后开播的头部大剧《玫瑰的故事》打得有来有回。

对年轻观众来说,大家始终偏爱睚眦必报的“乳腺侠”大女主。

再说刘亦菲。

刘亦菲与角色的适配度则更加明显,很少有女星能像她那样游刃有余地驾驭“女神范”。而《玫瑰的故事》生活流的设定,也让她留住了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在台播领域,首播即拿下收视冠军,收视率峰值均破2,最高2.3469。

一刚一柔,一古装一现代,一戏剧化一生活流,两部剧形成了颇为有趣的对照组。

《墨雨云间》与《玫瑰的故事》并非是古装与现代女性剧在今年的第一次对垒,早在今年四月杨紫主演的《承欢记》与赵丽颖主演的《与凤行》就曾因档期接近被比较;此外鞠婧祎主演的《花间令》和张婧仪主演的《惜花芷》等作品,整体让上半年的女性剧赛道显得颇为热闹。

女频赛道热闹如此,观众对大女主的审视随之也变得更加严苛。

严选大女主由此应运而生,从人设到演员,都要被细细打量。

人设方面,大女主是否够强、够飒,对待感情的态度是否够洒脱,有没有搞雌竞,有没有女性互助……

演员方面,演员的年龄、颜值、身材、气质、国民度与角色是否匹配,能否满足观众们的想象……

女性剧发展至今,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内容模式。一旦内容趋于稳定,创作者就更需要从选角上下功夫,在观众的审美上做文章。选角成功与否,也顺势成为了剧集与平台能否突围的关键因素。

现代女性的梦想样本

观众更爱看什么样的大女主?这是创作者和平台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墨雨云间》和《玫瑰的故事》这两部剧来看,剧集元素的多样性,很可能会成为女性剧未来的一大趋势。

这两部剧都集齐了很多热门剧元素。《墨雨云间》融合了宅斗、权谋、复仇、喜剧等元素,而《玫瑰的故事》则在时装、家庭、商战等元素间游走。表面上,它们都被定义为女性题材剧,但剖开内里来看,却更加“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其次,是基于现实基础的造梦能力。

《玫瑰的故事》讲的是“一女四男”的爱情故事。而类似的“雄竞”正是时下女频改编中一种流行的人物关系模式,去年播出的《长相思》和《宁安如梦》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结合前文逻辑可以认为,这种人物关系可以对标男频内容的“一男多女”。

不过,与架空背景的古装剧不同,都市剧讲述的女性故事,还是在更多地强调故事的现实性。比如黄亦玫步入婚姻生活后与方协文、与婆婆的一地鸡毛,就具有很强的讨论度。

最后,无论女性题材再怎么细分,它们的底层情感都是共通的,就是要与观众情绪对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女性剧展示给观众的“大女主”,也理应是一个现代女性都梦想成为的样本。

开发女性剧,不要逃避女性欲望,不要审判女性,更不要“挂羊头卖狗肉”暗戳戳地搞男权,拿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去支配女性。

今年被疯狂审判的《如懿传》,同样也是吃了设定上的亏——在宫斗剧里强调偶像剧式的“兰因絮果”,刻意弱化了如懿的野心,让不争不抢的她,只凭借皇帝的爱慕,在刀光剑影的后宫稳坐高位。

这种不切实际,既不符合观众追宫斗剧的心理预期,也与当下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就创作趋势来说,目前在女频赛道中,“黑莲花比白莲花更吃香,疯批女秒杀乖乖女”。相较忍辱负重来说,观众更期待女主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眼下,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大、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的压力达到了更高的峰值。所以对于快捷的、即时的、不费脑的女频爽剧,大众的需求更甚。

而女性剧也为人们逃避现实提供了情绪宣泄的窗口。只要能击中观众内心的痛点和愿望,未来就不愁没人买单。

错综复杂的剧集市场中,始终会为“大女主们”留有一席之地。



更多

猜你喜欢

634
822
462
911
183
653
477
233
811
836
更多

相关热播

338
165
982
211
910
699
138
485
945
950

影片评论

来说两句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